你有没有接过以"00"或"+"开头的陌生电话? 电影《孤注一掷》揭开的境外诈骗产业链触目惊心,而现实中,这类犯罪更已渗透日常生活。2023年,全国破获电诈案件 39.1万起,紧急拦截涉案资金 3288亿元。尽管国家通过"拔钉""断流"等专项行动缉捕4.1万名境外嫌疑人,但守护"钱袋子"仍需全民主动防御——一条境外来电,可能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开端。🔍 一、跨境诈骗...
你有没有接过以"00"或"+"开头的陌生电话? 电影《孤注一掷》揭开的境外诈骗产业链触目惊心,而现实中,这类犯罪更已渗透日常生活。2023年,全国破获电诈案件 39.1万起,紧急拦截涉案资金 3288亿元。尽管国家通过"拔钉""断流"等专项行动缉捕4.1万名境外嫌疑人,但守护"钱袋子"仍需全民主动防御——一条境外来电,可能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开端。
🔍 一、跨境诈骗打击成效与全民防御双轨并行
重拳出击:
国际执法:公安部赴东南亚多国联合执法,捣毁境外窝点,2023年从缅北押解4.1万名嫌疑人回国,明学昌家族集团头目被缉拿归案。
全链条打击:检察机关对诈骗集团"金主"、技术支撑、"洗钱"团伙同步追责。例如山西梁某案中,为境外窝点提供"物业服务"的幕后主谋被判 无期徒刑。
数据透视(2022-2024关键成果):
年度 | 破案数量 | 拦截资金 | 抓获头目/骨干 |
---|---|---|---|
2022 | 未公开 | 3288亿 | 240余名 |
2023 | 39.1万起 | 3288亿 | 263名 |
2024 | 5.1万人起诉 | 未公开 | 5万余人督办 |
🚨 二、诈骗新套路:暑期学生成高危群体,这些陷阱要警惕!
近期某地高中生被"高薪暑假工"诱骗至境外的事件引发关注。诈骗分子利用青少年社会经验不足,设下多重陷阱:
💼 高薪诱饵:
▶️ "零门槛月入过万""包机票住宿"的海外兼职信息;
▶️ 虚假公司资质,仿冒正规招聘平台;
🌐 社交操控:
▶️ 网友主动搭讪,以"结伴旅行""免费游学"诱导出境;
▶️ 要求使用加密聊天软件,切断家庭联系;
📱 信息泄露:
▶️ 以"兼职登记"索要身份证、护照信息,用于非法越境。
家长需立即行动:
✅ 每日核查孩子行程、社交圈及消费记录;
✅ 收到任何"境外工作邀约"立即通过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核验;
✅ 发现失联或异常汇款, 第一时间拨打110 并保存聊天截图。
🛡️ 三、防诈三部曲:一键拦截境外来电(附全运营商指南)
为什么拦截境外电话是首选?
> 湖北咸宁案例显示,境外诈骗集团与"地下钱庄"形成 "引流-诈骗-洗钱-回流"犯罪闭环;
> 四大运营商已推出 免费拦截服务,10秒设置永久防护!
📲 分步操作指南(无需下载第三方软件):
中国移动:
🔹 微信搜索"中国移动高频骚扰电话防护"→绑定手机号→开启"国际及港澳台号段拦截";
中国电信:
🔹 关注"天翼防骚扰"公众号→点击"智能拦截设置"→开启"国际长途"拦截;
中国联通/广电:
🔹 联通:进入"联通助理"公众号→订购"来电来信免打扰"→开启"国际电话拦截";
🔹 广电:微信小程序"中国广电营业厅"→"国际来话拦截"一键开启。
💡 个人见解:技术拦截只是第一道防线!真正"防诈免疫力"需结合 法律意识升级。2022年《反电信网络诈骗法》赋予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权,可起诉违规泄露个人信息的企业。民众若接到96110来电或12381反诈短信,务必响应——这可能是AI预警系统识别的 高危诈骗进行时!
全民反诈不是口号:当浙江桐乡"3.03"案中虚假投资平台被端掉时,警方在服务器中发现 8万条待拨打的受害人名单。每一个开启的拦截开关,每一次对"高薪诱惑"的警惕,都是在为这张全民防护网增加韧性。